对应征投稿的一点建议

EMail 转发 打印
【明慧网二零二二年二月八日】近日正在构思投稿的框架,也鼓励身边有能力投稿的同修能够参与進来,这让我联想到过去帮助同修改稿子的一些经历,在这里写出几点来与同修们交流,希望能有些帮助。

1.文章衔接不好:有的同修文章内容很好,每一个小故事都很吸引人,但组合不好,给人一种东一头、西一头的感觉。如果自己有能力把它归纳起来最好。如果自己归纳不好可以找同修帮助整理。建议如果文章过细可以归纳成几个小标题,这样看起来简洁、明了。

2.文章忌拖泥带水、冗长:有的同修表达能力差,但很喜欢表达。我身边就有这样的同修,本来两三句话就能说清楚的事,他能给你兴奋的说上半个小时,这样的同修写出来的文章水份占大半的篇幅,且没有条理。

我记得上学的时候,语文老师给我们讲过这样一个故事,大意是:有一个书生总觉的自己很有文采却得不到赏识,总有怀才不遇的挫败感,有一天读书时突然文思泉涌,立刻执笔洋洋洒洒写了好几张纸,写完后还意犹未尽、兴奋不已,找来自己的妻子来欣赏他的文章,妻子看过后没有评价,只是说:“我们中午吃豆包。”午饭的时候,妻子给他端上来一个如盘子般大小的豆包,书生说:“这么大的豆包啊!”妻子说:“这是给你的。”书生很高兴,咬上一口,没吃到馅,再咬上一口,还没吃到馅,一连咬了几口都没吃到馅,书生急了,把豆包从中间掰开,这才发现这么大的一个豆包里面只有一个豆。他抬头看向妻子,妻子点头说:“对,这就是你的文章。”

这样的文章改动会很大或被筛选掉,同修不要因此而抱怨,因为自我感觉良好并不等于真的好。

3.文章中夹带着党文化的因素:几年前遇到了一件自认为严重乱法的言行,且有几位修炼了多年的老大法弟子参与其中,于是愤愤不平的写了一篇评论文章,脑袋一热发给了明慧网,把它存档后便忘了此事。其实事情的发展并没有我想象的那么严重,可我当时的反应却很激烈,这件事让我找到了自己许多执著心,同时也让我成长了不少。一天摆弄电脑时翻到了那个文档,打开一看吓了一跳,满篇的不满、批评、指责、挖苦、讽刺,这简直就是批斗会嘛,赶紧把它删掉,我当时想:“明慧的同修看了,不会以为我是红卫兵出身吧。”可我是文化大革命以后出生的呀,怎么会有这么强烈的“斗”呢?由于此事太丢人也没敢声张,自己默默的录了《解体党文化》来听。其实生活在大陆的人多多少少都带有党文化的习气而不自知,心性好时不会表露出来,但一放松自己的修炼就会暴露出来。我们在写文章时,一定要本着真心、善心、朴实无华的本心去写,心平气和的讲述、真诚才能打动人。

4.走形式:有的同修并不想投稿,但听同修说了投稿也是修炼的一部份,怕被“落下”,所以也参加了,写也是应付了事并不走心,反正是写了。自己也知道写的不好,拜托同修上传时还说“重在参与”。由于写的“太水”同修不予上传,就说同修阻碍其修炼提高,“你不帮我发给明慧网,我找别人发,总有人帮我发的。”那我们为何不想一想,为什么同修不帮自己发送,基点不对能写出好文章吗?这种“参与”不但浪费上传文章的同修的时间和精力,也给明慧网的同修增加了负担,这种“参与”还不如不参与。不要学中共邪党的认认真真走形式,这就是党文化的糊弄事。我们一定要明确自己写文章的初心是什么?做不到锦上添花,也要守好自己的本分。当然这不是不参加投稿的借口,但我们真的要用心去做好,本着对他人负责,对自己负责的心。

5. 如果单人投稿有困难,建议可以在学法小组里讨论共同拟稿。大家也可以把自己的想法和见解拿出来共享,找有文笔的同修执笔出稿,其实我们不要把个人得失看的太重,就像神韵舞蹈里的《筷子舞》一样,大家的智慧合在一起,救人力度也大。如果个人投稿,也可把初稿给周围的同修或家人先过过目,让他们提提意见,把稿件再丰满一下,因为这次投稿是面向大众的,世人的反馈也很重要。

以上是我现下的一点浅见,不足之处请予指正。


【编注:本文代表作者当前修炼状态中的个人认识,谨与同修切磋,“比学比修”。】

(c)2024 明慧网版权所有。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