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弟子:修去妒嫉心和安逸心

更新: 2021年10月19日
EMail 转发 打印
【明慧网二零二一年三月十七日】我是一名青年大法弟子,感恩师尊慈悲救度,使我能够溶入正法洪流,不错过这万古机缘。现将自己这一阶段修去妒嫉心和安逸心的体会与同修交流。

从同修身上看到了自己

将近一年以来,我经常与同修一起给大陆民众打电话讲真相。虽然我开始打电话的时间不长,但经过培训和拨打实践,也可以帮助新手同修尽快掌握基本的素材和技巧,同时也可以互相督促、坚持下去。

与我一起给国内打电话的青年同修平时是讲英文的,中文不是很好。有好几次我刚讲完真相,他就说他很妒嫉我,因为我可以成功劝退,并且可以跟接听者有很好的互动。一方面我觉的他很直接很坦荡的愿意暴露自己的妒嫉心,这是我很难做到的,尤其在自己妒嫉的人面前。另一方面我为了缓解他这种不好的心,让他感到平衡,我告诉他我也有不好的地方,比如我有时候救人并不是出于慈悲心,没有迫切感,也不精進等等。有时候我也真诚的跟他说,我觉的我打的没有多么好,可能是因为总是我们两个一起拨打,你不知道其他同修的拨打情况。他说:“跟我一起出去征签的那个同修也这么说。你们做得好的都爱这么说。”

就在这一刻,我真真切切觉的这位同修简直就是在表演平时妒嫉别人的那个我,我能很清楚的理解当时那个妒嫉心所激发出来的语言和心情。甚至说,因为有这个心,所以好像我所有成功的电话都会被同修听到,营造一种假相的表演,更加加强同修妒嫉心的因素。但是我又很无奈,我不知道怎么帮助他从妒嫉心的牛角尖里走出来。这次站在旁观者的角度,我能够清楚的看到有妒嫉心的时候就是自己的认知拧劲儿了,相信了自己看到、听到、猜到的一些假相,如果能够及时跳出那个怪圈来看的话,会发现可能事情完全不是当时看到、想到的那样,妒嫉完全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感恩师尊让我从另一个角度认识了妒嫉心。

妒嫉心的根源——“我是最好的”

大法开智开慧,我从中受益很多。但随着时间的推進,我似乎慢慢的在脱离大法,越来越在证实自己,而不是证实法。随之而来的就是妒嫉心、怨恨心、显示心、欢喜心、争斗心、自卑、清高等等各种不好的人心。

以前我都是在某件事上发现有妒嫉心,在某件事上发现有怨恨心等等,一个心一个心的找到并排斥。突然有一天我悟到,这些心都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私,出自于同一个前提——“我是最好的”。因为“我是最好的”,所以我很清高,不能听不好听的话,不能接受别人比我好的事实;我对别人的显示和炫耀变的敏感,会觉的这是一种争强的讯号;如果觉的自己有本事去争斗,我会表现出妒嫉心、争斗心,如果争赢了,我会表现出欢喜心、显示心,如果争输了或者觉的自己没有本事去抗衡,就会无奈、自卑、怨恨……也就是说,只要掉進这个漩涡里,怎么走都是死胡同。

之前,我非常厌恶别人在我面前夸夸其谈表现自己,或者对什么事情下定论,特别是我不认可他的观点的时候,更不用说他抬高自己或者证明自己观点的时候,需要不经意的贬低我来作为对照。从人的性格这个层面讲,我一般不会选择激烈的地表达这种不满,基本是冷处理,记仇怨恨并且不理睬对方。

随着学法的深入,我意识到我讨厌的这些行为其实我自己都有,虽然我话不多,但是说出来的话都是在心里思量过、证实自己的,所以很久以来我都搞不清楚为什么很多时候我总是觉的自己说话老是词不达意,表达出来的意思不是自己最初想要表达的。还有的时候我发现从我说的话里,别人怎么认为我是另外一个意思呢?后来我发现,并不是我词不达意,只是因为别人的想法是我不想听到的想法而已。因为我很在意别人对我的看法,因为“我是最好的”,所以不能有瑕疵。只有在极少数与我最亲近的人面前,我才能没有任何包袱的畅所欲言,因为无论我说什么,他们也不会否定我。

我观察和思考当“我”或者别人在表现自己或自己的观点时,是一种什么心态。是抱着一种我看清了整个事件,我看透了这个形势,“我是对的,不说谁知道”的心态,而不是提出一种观点,并虚心的听取别人的看法。有时不自觉的为了维护自己的面子,抬高自己,无意中贬低了其他人,虚荣心很强。所以后来我感到别人好像贬低了我的时候,我会想一想是不是我做得哪里真的不对了,如果不是,我知道对方是为了他自己的面子找个台阶,我愿意给他这个台阶,不能得理不饶人,要高高兴兴、明明白白的去吃亏,说不定也借此还了业债。

当我表达自己观点的时候,我时常提醒自己不能证实自己。提醒自己抱着与他人交流自己体悟的想法,不必过于在意他人的评价。俗世中的人很多时候都是言不由衷的,每个人对他人的理解体现的是其本人的修为,很可能根本就是与我无关的。

我觉的“我是最好的”这个观点来源很深,但是它没有根,它只是按照现代人的观念,要得到这个世间常人趋之若鹜的东西,这与随其自然的心态是完全相悖的。

另外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是:负面思维很严重。习惯性的恶意揣测别人,或者老盯着别人的缺点,甚至妒嫉心严重的时候没有问题也要找出问题才痛快。有时候这个不好的东西没有被满足时,也会让我产生强烈的自卑和消极感。再比如,想要帮助别人的时候,往往都会采用指出别人的问题甚至埋怨别人的方法,而较少采用正面鼓励对方的方式。就在前几天,看到明慧网发布的向全世界大法弟子征稿通知后,我在思索我有什么可写的。想着想着我明白了,这个搜集素材的过程就是一个正面思维的过程,以前很容易觉的自己哪儿哪儿修得一点也不好,就全盘否定自己,认为自己修的不好,没有值得写的。但这次放下这种盯着过失不放,找出一点不好就全盘否定的观念,觉的有好几个实例我是可以写出来与大家交流的。现在我也努力用这种正面思维的方式来看待众生、同修,还有自己,特别是在某件事的触动下,一旦产生了负面思维,我都要赶紧抓住它、排斥它,转变为正念,因为我们遇到的一切事都是好事。

妒嫉心表现出来都是恶的想法、负面思维,如果顺着它产生了不正的念头,负面的因素会不遗余力的加强这种念头,演化出很多假相,真的是不遗余力的要往下拖我。“我是最好的”是极为自私的,是产生妒嫉心的根源,完全是为私的,是旧宇宙的理,是以恶治恶的,而新宇宙是为他的,圆容的。

师尊开示:“将来的生命都是为他的,过去的生命是为私的。(鼓掌)有的生命为了自己的利益不管其它生命,这在世间上表现的也是淋漓尽致。有的世人为了自己的一口气,不管如何伤害别人,从来不考虑别人。这个私有些人表现非常恶,有的人专门找人欺负,总是看不上别人。没有谁给他这样的权力。你们不能这样,修炼大法的人都不能这样。”[1]

找到狡猾的安逸心

今天中午吃饭的时候,我和丈夫都犯懒,互相催促对方去热饭。我随口说:“咱们俩真是大懒和小懒。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刚说完这句话,我突然感悟到,这不就是我的依赖心吗?

从小跟父母一起生活的时候,家里的家务活从来不用我做,洗衣、做饭、洗碗、打扫卫生等等我都极少做。后来走南闯北的去了外地,事情都是自己处理,即使有时候遇到一些困难,也可以硬着头皮磕磕绊绊的把它解决。不光生活上的事能够自己处理,学习上也取得了一些成绩。后来成了家,自觉不自觉的很多事情就又开始依赖丈夫了,不只是生活方面,一些工作的事情也要依赖他。慢慢的我意识到,这不只是依赖心的问题,背后隐藏着的是安逸心。

外在表现出来的就是非常懒惰,特别是可以依赖别人的时候,例如做家务事方面,在炼功方面,由于安逸心的干扰,不愿动弹,经常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为了安慰自己,找借口看同修交流文章或者讲真相的材料而不炼功。发正念有时候也是迷迷糊糊,甚至错过时间。而且经常睡懒觉、回笼觉,浪费了很多时间。这些事情往往是自己能够做到,但因为懒惰而不去做。

有一些事情是安逸心告诉自己:“我没有能力去做。”不断的自我否定并加强“我不行”的念头。表现出来就是不爱思考、不愿承担,依赖别人去思考,自己只要去执行就可以了。安逸心会反映出一些负面的观念,认为自己脑袋不够用,進而对自己常人中的脑力工作产生消极的心态,不断的自我否定,使得自己想要放弃,从而让自己安逸,总想去做简单的事情,遇到难题就容易消极怠工。

打真相电话的时候安逸心也会跑出来,让我脑中浮现那些态度恶劣、冷嘲热讽的人,并且还要依赖同修一起拨打,所以在打电话之前我经常都要缓一段时间说服自己。

安逸心是非常狡猾的,它可以隐藏在依赖心背后,也可以躲在争斗心、妒嫉心背后,以至于我从来没有想到安逸心已经被我养得如此庞大。读书的时候我是非常勤奋的人,我可以晚睡早起,克制自己贪玩的心,自制力很好。后来知道了,这不能说明我没有安逸心、懒惰心,只是我当时追求名利的心更强大,安逸心非常狡猾的隐藏了起来,以至于我从来没有往这方面考虑过。而现在没有了那种紧张压抑的环境,安逸心便堂而皇之的展现了它的嘴脸,以至于我发现它的时候,已经被打了个措手不及。

集体学法、炼功,与同修一起发正念、讲真相,在现阶段对我来说是最好的破除安逸心的方式。在遇到问题就想要退缩这个方面,就在我整理这篇文章的这天早晨,睡梦中有一个念头打入脑中:你不在其中,远远看着的时候,它的确是个大难题,但是当你介入它的时候,你就影响了它,它的整个结构都变了,就不是个大难题了。

醒来之后感觉心情非常畅快,像是做了个美梦,信心满满。

师父开示:“我过去修炼的时候有许多高人也跟我讲过这样的话,就是别看这个事情你觉的很难,难忍能忍。你看不行,难行可是能行。其实也是这样,不妨大家回去试一试。在真正的劫难当中或者过关当中,你试一试,难忍就忍一忍,看着不行,难行,那么你就试一试看,到底行不行?如果你真正做到的话,你发现真是柳暗花明又一村。”[2]

感谢师父的慈悲救度!

注:
[1] 李洪志师父著作:《二零零四年纽约国际法会讲法》
[2] 李洪志师父著作:《转法轮法解》

【编注:本文代表作者个人当前的认识,谨与同修切磋,“比学比修”。】

(c)2024 明慧网版权所有。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