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话上古三代时期的天命观(2)

更新: 2019年07月26日
EMail 转发 打印
【明慧网二零一九年七月二十五日】(接前文)和现在的中国人不同,上古三代时期的中国先民都信神,他们信的神中,既有自然神,也有祖先神,而在这些神灵中,又有一个他们认为起着主宰作用的无所不能的至高无上的神,也就是所谓的至上神。但在商周两代,人们对这个神的称呼却不完全相同,商人一般称至上神为“帝”,有时也称“上帝”,而周人则更多称“天”。尽管叫法不一样,但“帝”、“上帝”与“天”的实质内容却是相同的,都是指至上神。

在三代先民看来,“帝”、“天”作为诸神中的至上神,不但哺育、滋润着万物,而且主宰决定了大千世界的一切,无论是自然界的风雨雷电、水涝旱灾,农作物的生产和收成,还是王朝的兴盛衰败、人的富贵贫贱、吉凶祸福,无一不取决于冥冥之中上“帝”、“天”的安排,取决于天意、天命。这种认识构成了上古三代时期天命观的核心,也可以说是它的“第一原理”。

以商代为例,那时的国王和贵族不仅用甲骨占卜,而且还把占卜的结果刻在甲骨上,这些甲骨卜辞是中国最早的文字,也是研究商人天命观的可靠资料。由这些文字可见,商人生活在万物有灵的时代,信奉天神、地神、人鬼。其中天神就是天上所有自然物的神化者,主要包括日、月、星辰、风伯、雨师、雷神等;地神就是地上所有自然物的神化者,包括土地神、社稷神、山岳、河海以及百物之神;人鬼则是历史上的人物死后神化的,包括先祖、先师、功臣,以及其他的历史人物。而“帝”、“上帝”则是自然神与社会神的综合、抽象和升华,超越了自然与人间社会,位居天神、地神、人鬼之上的他,是绝对权力的化身。正如已故著名学者胡厚宣先生所说:“在殷人心目中,这个至神上帝,主宰着大自然的风云雷雨,水涝干旱,决定着禾苗的生长,农产的收成。他处在天上,能降入城邑……帝虽在天上,但能降人间以福祥灾疾,能直接护佑或作孽于殷王。帝甚至可以降下命令,指挥人间的一切。殷王举凡祀典政令,必须揣测着帝的意志而为之。”

具体而言,“帝”首先具有超自然的力量,可以令风令雨,支配自然界。如武丁时期的卜辞说:“上帝……降……旱”。祖庚祖甲时的卜辞说:“……兄……上帝……出……”“唯五鼓……上帝若王……有佑。”如“贞,今三月帝令多雨。”“贞,帝其及今十三月令雷。”“翌癸卯,帝不令风,夕雾。”可见卜辞中的“上帝” ,神力很大,日、月、星、风、雨、雷、电等诸神,俱听其指挥,他可以命令下雨、刮风、打雷。

不仅如此,“帝”还控制着人类社会,他可以发号施令,指挥人间的一切,还可以传呼命令,干涉人间的一切,从而为害或福佑人间。如卜辞说:“戊申卜,争贞,帝其降我黑,一月。”“帝降其摧(摧,原指鸟害,引申为灾害之义)。”“帝唯其终兹邑(终绝此城邑)。”“贞,帝其作我孳。”意思是说“帝”给人制造灾难或为害人。卜辞又说:“贞,唯帝肇王疾。”“王作邑,帝若(佑)我。”“来岁帝降其永(美善之义),在祖乙宗,十月卜。”“帝受(授)我佑。”意思是说“帝”可以福佑人。因为上帝主宰着对外征伐的胜败,能保佑与作祟于殷王,掌握着殷王的吉凶福祸,故殷王毎有军事行动,必先贞问上帝授佑与否。

(待续)

(c)2024 明慧网版权所有。


Advertisement